EN

2019年国内聚氨酯行业热点新闻大盘点(一)

发布时间:2019-12-30

导语: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特别是二季度以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加剧,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同步趋缓,全球经济减速态势愈加明显,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逐步上升。2019年中国聚氨酯行业激荡前行,装置事故、集团收购、新项目投产等“大事件”此起彼伏,让我们回顾一下聚氨酯行业产品(PO、聚合MDI、AA、以及DMF等)部分热点新闻。

PO篇(环氧丙烷)

1、国内首套CHP工艺诞生:2019年1月9日公告,红宝丽集团泰兴化学有限公司12万吨/年国内首套CHP工艺制环氧丙烷装置自2018年11月中旬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试生产工作顺利。

2、山东淄博计划新增HPPo工艺装置:2019年9月26日,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受理了“山东民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3万吨/年双氧水及15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并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3、山东滨化计划新增30万吨PO/SM工艺装置:2019年11月25日公布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6亿,其中包括60万吨PDH及30万吨环氧丙烷和78万吨叔丁醇等项目。

4、利安德巴塞尔计划在中国合资建设30万吨PO/SM装置:2019年12月24日,利安德巴赛尔宣布与中国石化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拟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于宁波建设第2套环氧丙烷/苯乙烯装置。该合资公司将按50:50股比设立,新装置将继续采用利安德巴赛尔先进的环氧丙烷/苯乙烯技术,每年可生产30万吨环氧丙烷和60万吨苯乙烯,计划2020年初开始建设,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产品将由两家母公司按股比各自销售。

聚合MDI篇

1、万华化学集团收购:2019年8月28日,万华化学(600309.SH)发布公告表示,买卖双方已于8月25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康乃尔化学将其持有的福建康乃尔51%的股权以零元人民币价格转让给万华化学,双方在协议签署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股权交割。协议签署日,福建康乃尔各股东实缴出资额为零元,账面净资产为零元。根据公告,2018年10月19日,福建康乃尔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40万吨/年MDI项目已获福建省发改委核准。项目基本情况如下:福建康乃尔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40万吨/年MDI项目报批总投资为660,184万元,其中一期投资560,458万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为40万吨/年MDI装置,并配套建设5.5万吨/年甲醛(以100wt%甲醛计)、10万吨/年ODC盐酸电解装置(以100%Cl2计)。二期配套建设48万吨/年硝基苯、36万吨/年苯胺、27万吨/年硝酸装置。项目用地为江阴工业集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总面积566,434㎡。公告显示,万华化学收购福建康乃尔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将在福建拥有生产制造基地,拟通过投资建设MDI及其配套装置,提升公司产能,优化MDI产业布局。

AA篇(己二酸)

1、华鲁恒升拟建3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新建精己二酸提升项目:3月18日,华鲁恒升发布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30万吨/年),项目投资金额49.8亿元,建设期为30个月。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己内酰胺30万吨(其中20万吨自用)、甲酸20万吨、尼龙6切片20万吨、硫铵48万吨等。预计年均实现营业收入56.13 亿元,利润总额4.46亿元,将进一步拓展公司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建设精己二酸品质提升项目,预计总投资15.72亿元,项目建设资金由公司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建设期为24个月。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利润总额2.96亿元,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DMF篇

1、中科绿碳CO2合成DMF中试项目试车成功:位于枣庄市薛城化工产业园的山东中科绿碳科技有限公司,由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山东潍焦集团联合攻关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合成DMF千吨级中试项目取得成功,生产出纯度超过99.5%的DMF产品。该套中试装置将作为温室效应“罪魁祸首”的二氧化碳,第一次作为资源在甲酰化领域实现工业化应用。

该项目采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山东潍焦集团联合开发的CO2资源化利用合成DMF成套技术,以CO2、氢气和二甲胺为原料生产DMF。研究人员开发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合成DMF的新催化剂体系、成套新技术和新装备,建成了1000吨/年的中试装置,装置已经稳定运行1200多个小时。经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考核结果表明:运行稳定,产品纯度高于99.5%,选择性大于99.97%,单程转化率高于59%,吨产品消耗催化剂低于0.65克、二甲胺640.42千克、氢气320.1标方、二氧化碳331.7标方。

全球首套千吨级中试装置的建成,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与目前以一氧化碳为原料的工业化技术相比,新路线工艺原料成本更低且来源丰富,三废排放大幅减少;由于新工艺使用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对于两种气体较为富余的企业和行业,不仅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将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一种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竞争力的选项。